【體路直播】NIKE全港學界籃球精英賽冠軍戰

【體路直播】「2022-2023 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今日(5日)繼續假荃灣體育館上演季軍戰及決賽,賽事繼續由 Nike Hong Kong 及 體路 Sportsroad  Facebook專頁進行直播,下午賽事上演兩場決賽,先有女子冠軍戰由協恩中學 VS 林大輝中學,男子冠軍由英華書院 VS 聖若瑟書院爭奪王座。

【體路直播】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季軍戰

【體路直播】「2022-2023 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今日(5日)繼續假荃灣體育館上演季軍戰及決賽,賽事繼續由 Nike Hong Kong 及 體路 Sportsroad  Facebook專頁進行直播,首兩場先上演季軍戰,下午1時45分開始進行全城關注的男、女子冠軍戰。

【香港壁球公開賽】各路高手雲集四面玻璃場 名人挑戰賽切磋交流

【體路專訊】「M」品牌活動之一的「二O二二光大證券國際香港壁球公開賽」周日(4日)上演男、女子決賽之前,香港公園體育館四面玻璃場內率先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激戰——名人挑戰賽,讓來自政界、商界及娛樂圈的名人與前香港代表隊成員切磋,以球會友。

【2021本地體壇回顧】港將國際舞台現光芒 何詩蓓大勇破世績 鄧謝配再奪世錦賽銅牌

【體路專訊】2021年適逢奧運會、全運會同年舉行,體壇焦點盡落大賽之上,然而港將2020年經歷疫情蟄伏多時,今年多線出擊均有斬獲,尤其何詩蓓、劉慕裳及「鄧謝配」延續奧運強勢,於世錦賽表現出眾,讓「香港運動員」一名於世界舞台上發光發亮。

【渣打香港馬拉松.專訪】「零零後」新星的第一次 梁德洋黃卓寧初試啼聲

【體路專訪】渣打香港馬拉松2021曲終人散,但對兩位「零零後」新星梁德洋和黃卓寧而言,長跑之路才剛開始,前者今屆於男子半馬組摘季,以1小時10分26秒刷新香港青年紀錄;後者於初馬一擊即中,跑出2小時43分17秒奪亞,為長跑生涯打下強心針。

【陜西全運】40日內包辦奧運全運3牌 李慧詩滿意戰果

【體路專訊】「牛下女車神」李慧詩(Sarah)以爭先賽1金及凱林賽1銅完成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她賽後表示「滿意」:「今日凱林賽決賽有點失誤,沒預到有兩個車手一齊進攻,我已盡力挽救,希望去到一個好的名次,最後銅牌,我都滿意。」Sarah能在不足40日內,包辦兩個大賽1金2銅,包括東京奧運爭先賽銅牌,實在令人佩服。

【陝西全運】鍊贏東奧金牌鍾天使 李慧詩相隔八年再奪金 明鬥凱林賽爭雙冠

  【體路專訊】香港全運第一金終於誕生!「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克服賽前隔離21日、缺乏正規訓練的不利條件下,在洛陽市舉行的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的女子爭先賽過關斬將,剛在壓軸決賽延續未失一局優勢,憑凌厲的尾段加速以2:0衝贏東奧團體競速賽金牌鍾天使,Sarah繼2013年後再次奪得全運金牌,這亦是香港今屆全運第一金,明日(14日)她將出戰另一主項凱林賽,賽後她信心十足的說:「希望明日都拿到第一。」

【東京殘奧】梁育榮硬滾過關今午爭入決賽 劉慧茵八強止步

【體路專訊】東京殘奧到了最後六天比賽,香港隊仍有不少獎牌機會,包括硬地滾球衛冕冠軍梁育榮,他在今日(31日)舉行的硬地滾球BC4級個人賽八強,強勢以不失一分的8:0擊敗斯洛伐克選手Michaela Balcova,躋身今午5時40分的四強賽對泰國Pornchok Larpyen,向獎牌路邁進一步。隊友劉慧茵則不敵另一斯洛伐克球手,八強止步。

【東奧懶人包・場地單車】起步要鬥慢?一文睇清爭先賽點玩

【體路專訊】場地單車講求速度,大部分項目一出發已經高速前進,唯獨爭先賽車手起步後卻慢吞吞,甚至會在賽道上停下來讓對方先行!到底這個歷史悠久的奧運項目,同時又是李慧詩有望奪得獎牌的項目,車手如何在速度以外鬥智鬥力?

【東京奧運】一生得一次 劉慕裳「唯一」目標要爭牌

【體路專訊】首次出現在奧運賽場的空手道今日在日本武道館展開,被視為是東奧香港獎牌希望的「形女」劉慕裳(Grace),過去一年有10個月離鄉別井到美國集訓,為的就是明晨9時展開的東京奧運「形」比賽,她表示已準備了全新的套拳應戰,期望爭取「唯一奧運」的獎牌。

【東奧直擊】陳仲泓:不踏出第一步 不會有第二步

【體路日本直擊】香港歷來首位奧運跨欄代表陳仲泓,周二(3日)在東奧男子110米欄初賽以14秒23位列總排名第38位,從6月23日得知自己以「外卡」參加東奧,到今日比賽只有短短一個月多,陳仲泓展現了肯堅持,就算起步遲也可以走到奧運舞台,他以過來人身份勸籲家長們支持子女追求理想:「我廿六、七歲先轉全職,如果我早點開始,我猜結局或成就會更高,除了錢,都有其他事值得追求。」

【東京奧運】陳智才 陳念慈:「鄧謝配」殿軍意義好大

【體路專訊】33年前的漢城奧運會,香港「雙陳」混雙組合陳智才(才叔)、陳念慈(Amy)在當年仍是「示範項目」的羽毛球賽奪得銅牌,二人對「鄧謝配」東奧之旅讚口不絕:「他們證明港將有力在奧運這個最高舞台衝擊獎牌,對年青運動員有好大鼓舞作用。」由「雙陳」銅牌到「鄧謝配」的東奧混雙殿軍,一等超過三十年,前港隊總教練才叔認為關鍵是港隊缺乏一個「集團軍」,港將在大賽多單打獨鬥,壓力一人承受,影響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