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兩屆奧運銅牌得主李慧詩(Sarah)今日(26日)到石門一間學校出席「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見面會,與近200名學生運動員、家長及老師交流。Sarah與學生大談自己在學時兼顧學業及運動的經歷,寄語後輩平衡學業、運動及休息之餘,亦指為校爭光的使命感是推動其進步的動力。她其後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到,希望透過教育加深年青人對香港歷史的了解,「只要我們盡力做好每一刻,認清香港人的身份,就可以為香港爭光。」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學生運動員獎】追夢十年終戰奧運 盧善琳:只要相信夢定能成真
【體路專訪】十年人事幾番新,你還記得十年前的自己是何等模樣,有甚麼夢想嗎?2006年,滑浪風帆港隊前代表盧善琳(Sonia)在「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SSA)」的獲獎感言寫下「我要去奧運」,結果在10年後的里約奧運,她成功了。只要相信夢,定能飛,Sonia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看小時候發的白日夢,因為每道微小也可能令你變成奧運代表,變成一顆星。
【學生運動員獎】找對地方就可發光 石偉雄勉勵後輩「幾辛苦都頂住!」
【體路專訪】誰都可發光,只要找對地方。運動員奮鬥十年,等的可能就只是一個發光發熱,讓自己成為眾人仰望之星的舞台。香港體操奧運代表石偉雄14年前連奪兩屆「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SSA)」,也在當年的交流團中找對了地方,讓自己在兩屆奧運及三次亞運發光。儘管兩個月前在東京意外失足無緣決賽,他一日之後已經收拾心情,揚言沒有遺憾、不會後悔,恰恰展現SSA獎項背後的「Yes I Can 搏盡無悔」精神。
【學生運動員獎】游晴出身排球世家 隨父親步伐踏上無悔旅途
【體路專訪】人生總是需要面對大大小小抉擇,例如求學時期選擇心儀的科目,畢業後挑選適合自己的工作等。就讀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中五的游晴,於5年前同樣作出一個重要的決定,從主項劍擊毅然進入排球世界。直到5年後的今日,她以排球運動員身份第2度奪得「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並把排球給予自己的意義娓娓道來,當初改變主項的決定,對這位排球女將而言別有一番意義。
【學生運動員獎】文焯榆:從充人數走到熱愛 失敗中找堅持理由
【體路專訪】每逢大時大節,華人地區很多時候都會有舞龍、舞獅助慶,這項富有傳統特色的活動,都讓人感覺是上一輩的「玩意」。然而,原來有部份年輕一代依然沉醉在這項運動當中,今年獲頒「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的文焯榆(Dedo)就是其中之一,舞龍助她登上世界賽的舞台,這項運動亦改變了Dedo的性格,更成為她與祖父間的溝通橋樑。
【學生運動員獎】吳詠琳 馮慧珠乒乓球枱上亦敵亦友
【體路專訪】堅持初心,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要確切執行其實不簡單,尤其在香港這地要走上運動員這條道路上。兩位一時瑜亮的學界乒乓球女將吳詠琳(Pedrey)和馮慧珠(Hayley),由小一鬥到中六,惺惺相惜。兩人同為「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的得獎學生,吳詠琳於去年獲選,馮慧珠更是連續三年得到此獎項。在未來日子兩人即將分道揚鑣,無論是選上當全職運動員或是繼續升學,乒乓球已成為她們青春汗水的印記。
屈臣氏學生運動員獎接受提名 12.4截止 報名從速
【體路專訊】一年一度的屈臣氏集團學生運動員獎又來了!計劃旨在於社會上推廣健康、積極的生活模式,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同時,計劃亦希望為有潛質的年青學界運動員帶來肯定和鼓勵,以發展在運動方面的潛能和興趣。
屈臣氏集團寧杭運動交流團感謝午宴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寧杭運動交流團在8月底去完南京和杭州返港,並在上周五舉行感謝午宴,由30位學生團員向席上的家長和學校代表,分享他們五日四夜的點滴感受。
屈臣氏寧杭運動交流團第五天 孫楊王琳現身
今天是「屈臣氏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寧杭運動交流團的最後一天,壓軸節目竟然有神秘嘉賓國家級運動員孫楊和王琳現身,又與浙江省隊的乒乓球員切搓球技,一眾學生運動員團員大叫興奮。
屈臣氏寧杭運動交流團第四天 雨中西湖特別美
第四天的「屈臣氏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寧杭運動交流團,團員在早上八點就乘車出發,坐了近五個小時的車程從南京來到杭州,沿途經過太湖,大家都可以從車上欣賞湖邊風景。
屈臣氏寧杭運動交流團第三天 認識中國手工藝文化
作為香港學生運動員,除了運動成績突出,其他各方面都要好好兼顧,所以今屆「屈臣氏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寧杭運動交流團在第三天早上的行程,就特別安排參觀以甘家大院改建而成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館
屈臣氏寧杭交流團第二天 真正運動員生活
來到「屈臣氏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寧杭運動交流團行程的第二天,30位小團員今日行程繼續豐富,早上要去學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