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本港肢體殘疾人士的體適能水平



【體路專欄】「殘疾」有程度和類別之分,例如肢體、精神等方面也可被歸類為「殘疾人士」。根據最新數據顯示1, 2,2022年本港有約53萬名殘疾人士。其中,肢體殘疾人士(即身體活動能力受限)由174,800 (2015年)上升至244,000 (2022年),佔總殘疾人口的比例亦上升至45.7%。雖然政府加設專為肢體殘疾人士的體育訓練計劃,但針對其體適能和身體活動水平的相關研究仍然𣎴足。

香港傷殘青年協會委託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梁家文博士研究團隊,於2022年6月至12月期間進行全港首個香港輪椅人士的體適能水平、身體活動水平和生活質素的研究。筆者希望透過本文簡述該研究結果,並鼓勵政府和相關團體積極推動肢體殘疾人士參與體育運動,一起享受運動樂趣。

(圖一:香港輪椅人士的體適能水平研究新聞發佈會)

研究對象、結果及局限性

是次研究共有216位本地輪椅人士參與,其中小兒麻痺症患者佔最多的65%,其次為脊椎受損者,約佔12%。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輪椅人士的某幾項體適能水平較差。其中,身體質量指數 (BMI)平均值為25.55(在亞洲水平屬肥胖)、體脂肪率平均值為26.39,反映上身柔軟度的抓背測試平均值為-16.95厘米,均屬於較差級別。所有受訪者中,男性、財務狀況良好、自置物業和教育水平較高的受訪者整體體適能、身體活動、生活質素都表現較好。然而,由於本研究透過服務肢體殘疾人士的非政府機構招募參加者,是次研究參加者整體上屬於相對活躍和外向的輪椅人士,因此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望未來,希望政府將體適能測試推廣至一般甚至「隱蔽」肢體殘疾人士,為今後開展更為全面的身體活動水平和體適能水平測試作準備,以增加樣本代表性。 相關團體亦可因應以上體適能結果,提供適切的運動配方與肢體殘疾人士。

(圖二:新聞發佈會現場,受訪者代表分享心得)

推動肢體殘疾人士體育活動

縱觀香港現有提供給肢體殘疾人士的運動選擇,多以個人體育活動為主。綜合受訪者分享及質性文獻綜述肢體殘疾人士對運動參與的看法,肢體殘疾人士重視運動競技性、內容多元化、教練的反饋和其他參與人士的溝通交流。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或團體可投入更多資源發展團隊體育活動,增加肢體殘疾人士運動的選擇,從而提高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及提升他們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2022). Profile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Chronic Diseases in Hong Ko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are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FA100059/att/B72212FA2022XXXXB0100.pdf
  2.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2015).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Chronic Diseases in Hong Ko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FA100059/att/B71501FB2015XXXXB0100.pdf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梁家文博士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2022-24年)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

國泰、Germagic及Canon 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之旅。由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間,國泰、Germagic及Canon將全力支持體路直擊香港奧運運動員「Road To Tokyo」之旅,體路「Road To Tokyo」專頁現已面世,立即Click入呢度,一齊 #撐起港隊。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