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80):現代教練法重質不重量

【體路專欄】1935年,高球堂名將Tommy Armour退休後在佛羅里達州當教練。他顯赫的戰績是25項職業賽的冠軍,其中包括三項大滿貫賽事。所以他當時收費是天價美金$50半小時!他的教學方法是劃時代的,甚至比現時的教練法更先進。學生上課時,Tommy Armour會請學員在練習場自己練當天要針對的技術,他則坐在後面觀察,不發一言。如此差不多15分鐘,他才針對關鍵的問題提出指導。然後又再觀察5至10分鐘,再作最後的指導,這就是他整個教學過程。

【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74):開明權威型父母 – 正向支持的積極影響

【體路專欄】「為什麼跑成這樣呢?」「給我跑!」男孩完成了比賽,拿了不錯的成績,但並不開心。這些故事,不知你有沒有聽過呢? 青少年運動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培養他們的身體技能、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學習重要的人生教訓。而在青少年運動中,父母的角色不僅僅是從場邊歡呼加油,當中怎樣正向的看待孩子運動場上的表現中至關重要。根據李炳昭博士(2022)的說法,父母在機會、資訊和支持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72):自我關懷的多樣化:運動心理的新視野

【體路專欄】筆者自上次提及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 Neff, 2003)不等於自我放縱後,一直在研究和應用自我關懷在運動心理諮詢。筆者有幸認識了幾位使用自我關懷的運動心理諮詢專家,一起在今年十月的應用運動心理學協會(Association for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AASP])的週年大會中展示自我關懷的多樣化。看到參加者對這個運動心理新視野的興趣,筆者決定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技巧,讓教練、運動員及對運動心理感興趣的人作參考。運動員能於日常生活中練習這些技巧,亦能於訓練和比賽中使用它們。

運動心理學淺談(50):Shall We Talk?運動心理學家諮詢的問與答

【體路專欄】之前筆者在運動心理學淺談(22)曾討論過運動心理學家的臨場支援,其實現在仍然有不少普羅大眾對運動心理學家這個比較冷門的行業存在一些疑問,究竟和其他常聽到的心理學範疇:如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有什麼分別呢?今次繼續以問答形式,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行業。